實效服務 創新服務
2005年,百年校慶為複旦的品牌形象揭示了新的一幕,複旦明確將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。校友在社會各界的傑出表現和作為,複旦和上海醫科大學合並,新校區的落成,這也給校友工作帶來重大機遇和挑戰。
百年校慶後,生命學院工委會根據上海市狗万外围充值
校友會的工作指導思想,以“情係複旦,聯誼校友,肩負使命,共創未來”為主題開展工作。
1.擴大組織團隊,廣泛吸納校友參加。
工作伊始,在生科院的領導推動和幫助下,抽調專門人員,工委會成員達到27名,由學院黨委書記掛帥,開展係列活動。截至2006年底,參加校友會成員達到 664名。加上07年入會成員突破700人。並在外圍形成了一批熱心的積極分子。同時,由於中青年的不斷加入,結構更加年輕,更有代表性。
整個工作形成核心團隊、工委會班子、入會校友和外圍校友四個層次的體係。他們不僅關心校友工作,也積極參與活動,整個工作上了一個台階。
2007年11月25日我院13名代表出席了由市校友會召開的五屆二次代表大會,會上履行了代表的職責,我會程崗補選為理事。
2007年12月我校友委員會召開了部分中青年校友座談會,對新一年的校友工作的改革進行研究。
2.學院“校友林”啟動反響強烈。
06年9月23日在新江灣校區,啟動了万博体育分 “校友林”奠基植樹儀式,出席校友近300名,並收到捐款1550元。
07年3月25日,各屆校友和應屆畢業生同學近200人,在統一組織下再赴江灣新校區,將校友林植樹活動推向一個高潮,以年級為單位種植了6棵金桂,6棵 銀桂,6棵丹桂,57屆校友繆明老師還將自己家園中種了近20年的大臘梅捐贈給了“校友林”,整個活動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。一些應屆畢業生感言,要常回 母校走走,常來校友林看看。
3.校友捐贈踴躍表心意。
06年是万博体育分
建院二十周年,暨生物係建係八十周年。複星集團、聯合基因、原生物係第一任總支書記等團體和個人紛紛捐助,支持万博体育分
的教育事業,共募集280餘萬。61屆畢業生,共100餘人濟濟一堂,遠在美國工作的葉國慶也親臨現場,並捐資六萬元,還為校友們送來了“人生與逆境”個人成長報 告會,激勵在校學生奮發向上,對老校友的友情回報和送來的精神食糧,到場的400餘位校友反響熱烈。
2007年5月27日複旦102周年校慶日之際,市校友會與母校聯合舉辦返校活動。我院近百名校友前來參加,特別值得提到的是55屆香港校友張訓強,特地 從香港趕來並帶上了錦旗獻給母校,錦旗上寫著“精英滿天下,為國建奇功”,院校友會主任葉敬仲熱情接待他並把他的錦旗送到了校友大會,大會上他熱情洋溢地 發言,表達出一位老生物係莘莘學子對母校的情結。
期間,87屆校友回校舉行畢業20周年聚會,他們邀請到了許多當時的任課老師,對校友來說十分親切。87屆校友紛紛捐贈圖書,在院資料室特設“87屆生科 圖文書刊專櫃”,院校友工委會為他們在母校開展學術交流,捐贈圖文書刊和在生科院資料室設立電子閱覽和網絡會議平台,參加上海生物醫藥國際研討會等活動提供服務。
4.聯誼交流共話複旦情。
暑假是我院以年級(或班級)為單位開展活動的主要時段,院校友工作委員會積極支持開展小型多樣的校友活動。
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工作的胡紅華校友,特地攜全家來校作客,我院校友工委會熱情接待了她,並送上百年校慶慶典活動的光盤,她十分欣慰,表示要把母校的變化告訴在澳大利亞的學子們。
57年進校的62屆校友,今年舉行了一次大型的年級校友活動,在杭州西子湖畔,他們的主題是感恩母校,暢想未來。不少從海外歸來的學子,還滿懷深情地專程從杭州返回上海,並特地給99歲高齡的談家楨老先生送去祝壽蛋糕和感恩的祝福,場麵十分感人,表達了夢牽母校,魂繞學院的深情厚意。
葉敬仲主任也代表工委會和學院,多次參加基層的校友活動,關心和支持以年級(或班級)為單位的豐富多彩的校友活動。學院校友工委會正在收集各屆校友舉行活動的影像材料,準備製作成電子相冊。
5.參與重大活動,提升工作質量。
為了籌建生物醫藥聯誼會,推進生物醫藥跨學科的合作平台構建,葉敬仲主任積極參與協助市校友會的籌建工作。
07年9月25日學院派出主要領導2名前往南昌,參加第十屆世界校友聯誼會,為進一步聯絡海外校友作準備。
2007年9月28日校友工委會中的理事,參加市校友會理事會議,並在會議上就校友工作的改革和發展發表了意見,堅決支持校友會的改革方案。
由於万博体育分
的鼎力支持,校友工委會工作得以順利展開,也有一定的質量。對於未來的工作,工委會經過認真研究,主要聚焦在“構建平台,服務校友,提升內涵”。通過研討,將製訂工作計劃,做到有計劃,有落實,有責任人,以新的麵貌迎接2008年。
其原則是,用清晰的主題活動,替代散亂的事務工作;用平台的網絡效應,替代鏈式的傳統作業;用服務校友的舉措,替代單純的回饋母校意識。
工作將從三個方麵展開。
首先,充實工委會團隊班子。
廣泛吸引熱心校友工作的人士加盟,並兼顧屆別的代表性,保障平台有良好的溝通基礎和意願基礎,真正將創新與實效相集合。
其次,圍繞主題展開工作。
在情感、事業和發展三個層麵,給校友和母校構建平台。通過傳統的“院校友林”植樹活動、校慶返校日、校慶期間的主題學術年會等多層次工作,突出服務校友的理念,並嚐試推進海外校友學術交流活動,為學院的學科建設和校友之間的學術交融作貢獻。
再次,擴大校友愛心傳遞。
校友在事業有成後,更會感恩母校,回饋母校,工委會將通過自己的細致工作,實現校友的感恩願望,如,以屆別或班級發起的集體獎學金(或獎教金)等,和各種實物等形式的捐贈,並將校友對母校的非物質的貢獻,也納入開發和實施的範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