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世驤

發布者:係統管理員發布時間:2021-05-06瀏覽次數:91

       陳世驤,昆蟲學家,進化分類學家,中國科學院院士。

       陳世驤,1928年畢業於狗万外围充值 。1934年獲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。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、名譽所長。

以鞘翅目葉甲總科為主要研究對象,把葉甲總科三科分類改進為六科係統,為國際同行采用。發表昆蟲新種700多個,新屬60多個。50年代開始研究物種問題、分類原理和進化規律。1975年總結了“又變又不變”的物種概念,指出:進化在物種又變又不變的矛盾統一中進行;把分類特征區分為新征與祖征,指出新征是變的產物,體現間斷,是分的依據,祖征是不變的保持,體現連續,是合的根據;所著《進化論與分類學》,首次將物種概念、進化原理和特征分析,綜合為進化分類學的一個理論體係,為分類學提供了新的理論概念和特征分析方法。

又變又不變的物種概念

       從遺傳機製和分類事實,陳世驤作了如下結論:物種是變的,又是不變的,變是物種發展的根據,不變是物種存在的根據,變是絕對的,是主要的矛盾方麵,物種在又變又不變的矛盾中演變。這一“又變又不變的物種概念”,是陳世驤的進化論與分類學的理論核心和立論根據。

物種概念與分類原理

       陳世驤指出,分析分類特征,首先應把特征分為兩類:新征和祖征。每一物種都有自己的種征,種征是物種的新征,是隨著新種的形成而產生的特征,代表物種的變的一麵。每一物種又都具有它所隸屬的一係列的上級單元特征,這些上級特征都是物種所保持的祖征,代表其不變的一麵。新征與祖征是相對的,種的特征對物種本身來講是特有的新征,對種下單元以至種內個體來講,則是共有的祖征,各級單元都是如此。所以上級單元的特征是下級單元的祖征,本級單元的特征是本係獲得的新征。同一特征,在這一情況下是新征,是變的產物;在另一情況下又是祖征,是不變的保持。各級單元的特征有一定的出現時序,單元的級別愈高,其特征的出現時間愈早,界級特征早於門級,門級早於綱級,綱級早於目級,目級早於科級,等等,這叫做特征時序。上下單元之間的特征時序反映了祖征的階段發展,祖征是進化的曆史記錄,體現了連續淵源,是追溯係統關係的根據。對立單元之間的特征對比顯示了新征的獨特性質,新征是本係的起源標誌,體現間斷發展,是建立單源係群的根據。

       每一物種或物類在其曆史的發展過程中都占有兩種地位,時間上的宗譜地位和空間中的生態地位。分類特征可以反映宗譜分支,亦可反映生態適應。分支係統學派主張宗譜分支是係統分類的唯一標準,進化分類則除宗譜分支外,還考慮支係的進化階段和生態適應水平,即曆史發展中的時空統一關係。陳世驤進一步闡明,分類是分與合的對立統一,分中有合,合中有分,兩者互相對立,相互依存,而又相互轉化。

物種概念與選擇原理

       人們把自然選擇區分為兩大類型:前進性選擇和穩定性選擇。陳世驤指出,前者是變的促進,後者是變的抑止。所謂穩定性選擇,係指在環境相對穩定下的選擇,它的特點是保持群體中的常態型個體,淘汰兩端的變異較大的個體。事實上,自然選擇的作用也是又變又不變的,它有促進變的一麵,又有穩定不變的一麵。這是自然選擇的兩重性,和遺傳的內因結合,成為物種又變又不變的一種外因。

生存鬥爭與自然選擇

       陳世驤在以下幾個方麵豐富和發展了進化論學說。

大量生殖與生存鬥爭 

      按照達爾文學說,大量生殖是生存鬥爭的原因,自然選擇的根據,但這隻是事情的一個方麵。陳世驤指出,大量生殖又是生存鬥爭的結果,也是一種適應現象,是生存鬥爭與自然選擇的結果。

進化路線與自然選擇 

      在討論《生物界級分類的新概念》中,魏泰克(1969)指出,植物、菌類和動物組成為生物生態係統的三個基本環節,決定生物進化的三條基本路線。陳世驤進一步闡述,綠色植物是自養生物,是自然界的生產者,它們進行光合作用,把無機物質合成有機養料,供養自己,又供養異養生物。植物生命活動的根本問題是“光合”,核心要求是“抓光”。菌類,包括細菌和真菌,是異養生物,是自然界的分解者,它們從植物(或動物)得到食料,又把有機食料分解為無機物質,反過來為植物供應生產原料。菌類取食的特點是“吸收”,它們生命活動的核心問題是“抓麵(吸收麵)”。動物也是異養生物,它們是自然界的消費者。動物的取食方式是“攝食”,它們生命活動的核心問題是“抓食”(其反麵是避抓)。所以植物進化是適應於“抓光”的鬥爭,菌類進化是適應於“抓麵”的鬥爭,動物進化是“抓食”的鬥爭。三種鬥爭都是取食的鬥爭,取食鬥爭又決定於取食方式,正是三種取食方式(或營養方式),決定了生物進化的三條基本路線。根據以上事實,陳世驤總結了三個結論:

1、取食鬥爭與生存鬥爭 

       生存鬥爭的含義十分廣泛,包括生物之間和生物與外界物理條件之間的複雜關係。三條進化路線的事實說明,取食鬥爭是生存鬥爭的主要矛盾,“進化是植、菌、動三條取食路線的生存鬥爭”。這是其第一個結論。

2、路線因素與具體因素 

       自然選擇作用於兩種因素:路線因素和具體因素。以動物為例,基於它們的抓食路線,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逐漸導致“感覺——神經——運動”等複雜器官係統的發展,表現為進化的路線方向。但每一物種,根據其一定的機體水平和生態地位,又各自適應於一定的生活條件,表現為進化的具體方向。所以“自然選擇作用於兩種因素”。這是其第二個結論。

3、內因與外因 

       變異與遺傳作為生命的特征是進化的內因,自然選擇作為外界條件對變異的考驗是外因。這是一般的理解。三條取食路線是以前所未曾注意的內因,因為決定路線的營養方式是生物本身的特征,不是外界條件。這是其第三個結論。

總的來講,三條路線本身亦是自然選擇的產物。

對昆蟲進化的研究

       陳世驤對昆蟲的進化進行了係統的研究。昆蟲在進化上有三個大基本問題:昆蟲綱的起源、昆蟲翅的起源和全變態昆蟲的起源。陣世驤於1955年發表了“昆蟲綱的曆史發展”一文,首次對這三個問題作了辯證的、富有創見的論述。他認為,這三個問題代表昆蟲進化的三個主要階段,曆史的階段發展是前後繼承的,彼此互相關聯的。

生物進化的十大突破

        陳世驤把生命史上的重大創新和突破,總結為“生物進化史上的十件大事”,表現為十次巨大的突破,即:一、從無機到有機——生命的起源;二、從非細胞到細胞——細胞的起源;三、從異養到自養——藻菌生態係統的形成;四、從嫌氧到喜氧——能量代謝的提高;五、從原核到真核——細胞機構的複雜化;六、從無性到有性——變異機製的發展;七、從兩極到三極——植物、菌類(真菌和細菌)、動物生態係統的形成;八、從單細胞到多細胞——生物機體的複雜化;九、從水到陸——生物占領陸地;十、從猿到人——勞動創造社會文化。(注:原文“十”標題為“勞動創造人類”,現據陳世驤生前意見作此修改)。

 

Baidu
map